週報|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出爐,對華政策將會有什麼改變?
上個月 Matty 發起了金馬達快閃活動,一共有 16 個市民發表文章,向馬特市介紹你們喜愛的作者。金馬達快閃已結束,金馬達基金仍蓬勃進行中,邀請更多市民一起加入,支持這篇文章,幫助更多作者被發現、獲得支持。上週美國大選是馬特市熱議話題,誕生了非常多優質文章,推薦給大家。
原訂 11 月 8 日舉行的線上講座「梁文道讀阿倫特」,因講者梁文道先生身體抱恙,將延期至11月15日(週日)晚上7點進行。這也是 Matters 第四季線上活動「自由讀書會」的最後一場,把握機會加入眾籌,可獲得本場預定席位以及「自由課」共九講視頻回顧和文字資料。
本週最多人收藏
《紐約客》長文翻譯:米奇·麥康奈爾如何變為特朗普的總護航師(作者:PaperBoats)
米奇·麥康奈爾,除了他知名度更高的妻子趙小蘭之外,並不廣為中文世界所知。通過一窺本文作者筆下的他的過往,我們得以更好地理解主導過去四年裏美國政治的這一最重要關係。
「內卷化」熱詞的病理分析:一場全球化下的中國式集體「叫魂」(作者:韓十洲)
「內卷(化)」試圖正面地刻畫和隱喻的是當下的人們所深深體驗着的那種「想『做自己』卻不能」卻又不得不「自我加碼」但同時又必然會陷入「自我耗竭」的內卷感。
支持特朗普的華人,改變主意了嗎?(作者:Mengyu)
導演陳怡2016年看到媒體對「Chinese Americans for Trump」的報導後產生了好奇。這是她第一次見識華人的政治熱情,促使她最終把目標定在了搖擺州的華人選民上。
本週最多人拍手
拜登當選以後:對華政策慢啟動,將為港台中抗爭者帶來挑戰(作者:趙思樂)
外交政策整體都在非常後的排序,尤其是對華政策這種高度敏感的領域。大家可能要有心理準備,具體香港/台灣/人權外交政策上可能會有好幾個月的停滯。
美國社會的嚴重問題(作者:方可成)
在美國強大的外表之下,有着許多深層的問題。川普不是造就這些問題的人,他只是症狀,不是病因。真正的病因在哪裏?我比較贊同的解釋是:金錢對政治和社會的影響力太大了。
川普的舞台布景:白宮外交接待室的”Scenes of North America”(作者: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)
《北美風光》首次印刷是在1830年代,這套來自歐陸審美品味的北美風景畫,成為美國政治中心白宮牆壁裝飾。原本的殖民地式異國景觀,轉化為美利堅合眾國的權力象徵。